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聖經信息系列 BST.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聖經信息系列 BST. Show all posts

Monday, July 6, 2015

新书上架

加拉太书简释

作者:   韩森(G. Walter Hansen)
译者:   周余云翔

出版:   美国麦种布道会
原作名:  
Galatians (IVP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Series)

页数:      256页
ISBN:     978-1-939-25188-6
语文:      中文简体字
定价:      RM 45.00



本書坦然無畏地迎向加拉太書中棘手的神學問題,挖掘出極富洞見的理據。
但韓森的努力不停在這裡。他抱持牧者的信念與關注,從經文本身的原意,繼續向它在當代的適切性與應用推進。他大膽而細心的詮釋,挑戰保羅這封重要書信的學生和教師,除了探究「我這樣一個罪人,怎麼能在公義而聖潔的神面前為義?」這個問題,更要尋找保羅針對種族、階級、與性別方面的持續張力所說醫治性的話語,並且將之應用在整個教會的生活實踐上。
韓森說:「如果教會沒有在實踐中捍衛所有人在基督裡的平等與合一,就是以含蓄的方式表達:人們不是因信稱義,卻是靠著種族、社會地位、或一些其他的標準得稱為義。我們絕不能從個人主義來界定信心的定義;保羅在加拉太書五章6節給信心的定義是『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
神學生與聖經教師,牧師與成人主日學老師,凡是想要為教會理解並傳講加拉太書中轉化個人與團體之信息的,都將從這個出色的資源獲益。

作者简介

三一福音神學院道學碩士(M.Div. from 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 1972),多倫多大學威克里夫學院神學博士(Th.D. from Wycliffe College, 1985),有四十年的事奉經驗,曾在克里夫蘭(Cleveland, Ohio)牧會八年,在新加坡三一神學院(Trinity Theological College in Singapore)任教六年。自1995年起,韓森在富樂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教授新約聖經課程,並擔任環球研究機構(Global Research Institute)主任。除本書外,韓森博士著有多本作品與論文,包括麥種聖經註釋的《腓立比書》(
The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The 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麥種,2016)。

Tuesday, April 22, 2014

校园书房出版社 新书

覺醒的靈魂1--魯益師談信仰
A Mind Awake
作者:    魯益師 (C. S. Lewis)   
譯者:    曾珍珍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31101)
頁數:    368     ISBN: 9789861983448 
類別:    神學類  
定價:    RM 56

6個思考信仰的範疇,22條穿越迷霧的路徑,
領我們走出生命的混沌,柳暗花明。

《夢幻巴士》、《地獄來鴻》、《返璞歸真》、《痛苦的奧祕》、《卿卿如晤》、《神蹟》、《人的絕滅》、《四種愛》、《驚喜之旅》、《裸顏》、《飛鴻22帖》、《詩篇擷思》、《納尼亞傳奇》系列等,四十幾部作品選粹,一次閱讀魯益師。

從未受過專業神學訓練的魯益師,談論教義的方式反而跳脫傳統思維,在他那「土法煉鋼」的辯證之下,同樣的神學命題,卻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與其說他是在向未信者論證信仰,不如說他也給了基督徒一記當頭棒喝。

關於信仰,他說的不是眼界的高度、思考的深度,而是生命的寬度、回轉的角度。他帶給世界的,也不只是一個神奇的魔衣櫥,更是一種對生命的再思、對基督信仰的執著。


覺醒的靈魂2--魯益師看世界
A Mind Awake
作者:    魯益師 (C. S. Lewis)   
譯者:    曾珍珍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31101)
頁數:    400    ISBN: 9789861983455 
類別:    神學類  
定價:    RM 56 

對於世界,我們身在其中,卻體嚐得太少。
本書收錄魯益師353個觀看世界的角度,
歷久彌新,絕不過時。

尼可里、艾傑奇、伍斯特福、林鴻信、柯樂維、保羅•史蒂文斯、特倫德、畢德生、畢潔思、麥葛福、路卡杜、奧伯格、楊腓力、衛雅各.....眾多作家一致引用、推薦

魯益師的作品是最多作家喜歡引用的,他一生的關懷,涵蓋護教學、生死學、靈修學、工作觀、教養觀、信仰與人生等範疇。

他看世界的眼光非常獨到,即使提出最嚴厲的信仰論證,也能信手拈來令人會心一笑的例子;即使描繪最平淡的日常場景,也能賦予令人敬畏的意義。

在這墮落不可愛的世界中,「覺醒」意味的或許不是理直氣壯的咄咄逼人,而是從容活出可愛的生命,因此,他能從輕拍地板的狗尾巴感受溫情,從希特勒的臉上看見神的形像。


聖經信息系列--以斯拉記.哈該書
THE MESSAGE OF EZRA AND HAGGAI (BST)
作者:     費爾 (Robert Bob Fyall)   
譯者:     葛熙樂
出版社: 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30901)
頁數:     272    ISBN: 9789861983356 
類別:     聖經論叢/以斯拉記  
定價:     RM 46.20

生命,可以再一次地出埃及,重新活出上帝子民的榮光!

當生命被烙印了不堪的痕跡後,要如何繼續前進呢?對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來說,公元前五百八十六年的被擄,就是這樣的一種烙痕:聖城耶路撒冷被毀,象徵上帝同在的聖殿遭焚燒擄掠,許多百姓與貴族被擄到異鄉巴比倫,淪為異族的臣民。在這種國破家亡的陷落中,生命要如何繼續向前邁進呢?

答案,在於上帝的應許與行動。以斯拉記和哈該書,正是描繪上帝的恩典行動,如何帶領以色列百姓重新歸回耶路撒冷,重新建造聖殿,另闢歷史的新頁。這是創傷之後的醫治,是疏離之後的關係恢復,也是一次和出埃及事件一樣盛大的新出埃及,讓百姓得以脫離被擄的狀態,重新經歷上帝的同在,活出上帝子民的身分。

藉著資深聖經教師費爾的深入闡釋,我們不但得以從「新出埃及」的角度來理解被擄歸回的事件,也看見其中所面臨的種種挑戰。當以斯拉記刻畫出重建聖殿的欣喜之情,反映上帝子民對於上帝同在的渴望時,人們仍舊要面對外在的攻擊和種種內在的衝突。面對上帝同在的應許,人們也可能落入不冷不熱的危機,對此不感興趣,這時,就需要哈該書喚醒人們,發出直接的挑戰,鼓勵他們繼續建造聖殿,因為聖殿乃是上帝同在的可見記號。

生命,的確可以再一次地出埃及,活出上帝子民的榮光;但是我們必須大力地回應上帝恩典的行動,熱切地渴望祂的同在。這是以斯拉記與哈該書所教導我們的功課,也是對於今日的讀者所發出的挑戰。我們準備好了嗎?
==
公元前五八七年,猶大人被擄至巴比倫,五三八年古列王下詔,有一批人從被擄之地歸回,這就是以斯拉記和哈該書的背景。以斯拉記敘述了這一時期的歷史,哈該書則說到那些已經著手重建聖殿的人(拉一~三),卻因外在的抵擋和內部低落的士氣(拉四),而罷手停工。

費爾的釋經,將以斯拉記、哈該書(而非更一般的尼希米記)放在一起,增進讀者對這兩卷書的認識。以斯拉記在啟示神的旨意上,十分重要且激勵人;哈該書言簡意賅的信息,討論了非常重要的議題。這兩卷書強調為神建造、順服祂的話語、向著聖靈敞開之必要,今日的教會需仔細聆聽;而神的護理這主題,在神百姓靈性低潮時,總是鼓舞人心。


費爾是蘇格蘭Cornhill訓練中心的資深導師,過去擔任牧職,也曾是Durham很大一間學生教會的牧師,那時又在Cranmer Hall教導舊約聖經。


聖經信息系列--以斯帖記
THE MESSAGE OF ESTHER (BST)
作者:    弗斯 (David G. Firth)   
譯者:    葛熙樂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30901)
頁數:    208    ISBN: 9789861983363 
類別:    聖經論叢/以斯帖記  
定價:    RM 36.40

精采絕倫的波斯宮廷大戲,舊約敘事技巧的最高峰
隱而未現的神,將如何與你對話?

時間:公元前第五世紀。地點:波斯帝國。

一場展示權力的華麗宴會、一位集大權於一身的丑角國王與他的一群烏合之眾,促成了猶大孤女以斯帖的興起。

隨著兩份族譜的揭露,蟄伏了五百年的對立與悖逆開始展現出惡之果。在國王跟前大紅人哈曼擢升之後,整個波斯帝國的猶太人即將陷入前所未見的種族屠殺之禍。諷刺的是,那選定的日子竟是逾越節的前一天,當猶太人家家戶戶聚在一起,慶祝光明的救贖時刻……。

神在哪裡?貫穿整卷以斯帖記,神未曾現於文字。然而,在「神聖的被動語態」裡,作者似乎有意要暗示些什麼……。

透過舊約學者弗斯的筆,以斯帖記這齣戲熱鬧地在讀者面前上演。隨著情節展開,我們被迫思考「人的存在如何與神的存在相遇」的大哉問。這樣的問題探討若是採用論述的方式,難免顯得蒼白,但藉由戲劇的方式,讀者便可在故事的自我闡述中,窺見又真又活的真理。

兩千五百年前,以斯帖和末底改一起為族人哀哭、禁食,在順服中經歷神的救贖。而這也是神對你我的呼召:在一個敵基督的文化裡,做個智慧人,活出以斯帖的典範。

這是一本令人難以釋手的註釋書。作者以其紮實的舊約學養、精闢的解經,與對當代深刻的關懷,帶領讀者看到以斯帖記與舊約其他書卷的關係,並從中思考此時此刻的回應及應用。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神對你的呼召是什麼?

===
公元前第五世紀,被擄到波斯的猶大人面臨種族遭屠殺的危機。以斯帖記描述因著以斯帖的勇敢、末底改的智慧、猶大人的團結一致,逆轉了危局。


然而,以斯帖記在聖經中是相當奇特的一卷書,它是發生在應許地之外的故事,而且和應許地一點關係也沒有,是整本聖經中惟一完全沒提到神的一卷書,而且避免了明顯的宗教用語。不過,這卷書卻有其深厚的神學目的,弗斯在他審慎的研究中,帶出這樣的觀點:他認為這卷書邀請我們反思,在這個鮮少有奇蹟發生、但忠心的人仍然能夠不斷經歷神真實同在的世界中,要如何去認識神。對身處後基督教時代,要活出信仰的我們,特別重要。神在基督裡救贖的目的,比以斯帖所想像的,豐富得多,然而以斯帖記邀請我們繼續思考,如何在基督的十字架裡,看神救贖的大工,以及在接下來的故事中,應扮演什麼角色。


ACCS:以賽亞書1-39章
Isaiah 1-39
作者:            史蒂文。麥金尼恩 (Steven A. McKinion)   
譯者:            林梓凤      
中文版总编:黄锡木
出版社:        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30801)
頁數:            536     ISBN: 9789861983295 
類別:            聖經論叢/以賽亞書  
定價:            RM 87.75

「不要請求那些無法幫助你的。相反,要呼求以馬內利,就是那位上帝,他會在適當的時候與人『同在』。要振作,要信靠他,要信賴這名號的大能。」──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

以賽亞書從一開始就是基督信仰的正典之一。在這卷先知書裡,先知宣告彌賽亞要來臨,而基督徒相信、也體認到,拿撒勒的耶穌就是彌賽亞,他的生命和職事應驗了這預言。因此對早期教父來說,以賽亞書一至三十九章的重要性,主要就在於救主來臨的應許,他們也依此對經文做出了深入而充滿洞見的解讀。

在本冊註釋中,收錄了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耶柔米和亞歷山太的區利羅對於以賽亞書的逐段解釋,以及約翰‧屈梭多模的以賽亞書系列講道,這些講章顯示出教父闡釋經文的意義是為了建立會眾。除此之外,還摘錄了一卷留存至今,聲稱是凱撒利亞的巴西流所作以賽亞書註釋。塞浦路斯的狄奧多勒、希坡的奧古斯丁、大貴格利和比德等作者對經文的討論,也收錄其中。

能夠與古代教父同讀以賽亞書一至三十九章,是一份極大的祝福;我們將重新沉浸於聖經裡面的世界,體認到這是上帝活著的道,是對信仰和行為的指引。這些經文不僅是研究對象,更是上帝給人的信息,啟示祂對祂子民的計劃。對現代讀者來說,早期基督徒對聖經的解釋實在是一個精彩的寶庫,能夠帶來啟發。

ACCS:以賽亞書40-66章
Isaiah 40-66
作者:    馬可‧艾略特 (Mark W. Elliott)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30801)
頁數:    536    ISBN: 9789861983301 
類別:    聖經論叢/以賽亞書
定價:    RM 87.75

新約最常引用的舊約書卷之一,就是以賽亞書;而在以賽亞書裡頭,四十到六十六章的段落被引用的次數又是最多的,當中蘊含了許多對基督教神學有積極意義的事物:四十章詳述救恩歷史;四十五章肯定了後來所說的「自隱」的上帝觀念;五十三章刻畫的受苦僕人形像提及救贖的具體內容;六十一章預言聖靈的事工;最後,六十六章以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末世的最後審判。從始至終,以賽亞所見的異象都著重展現上帝勢不可擋的救恩過程,包括上帝展現祂對約的忠實持守,祂的慈愛在歷史中的得勝,從而與審判和不信的嚴酷現實所構成的沉鬱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透過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耶柔米、亞歷山太的區利羅和塞浦路斯的狄奧多勒、奧古斯丁等教父的精采詮釋,我們再次學習從預言應驗的角度,來領受以賽亞書的信息;教父也幫助我們看到,在經文的字裏行間所反映出來的三一上帝的本性。

教父們體認到,先知的話語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包扎傷口的敷料,目的是要醫治上帝的百姓。正如《便西拉智訓》所說:「【以賽亞】以他不屈不撓的心靈看見未來,安慰了錫安哀哭的人」,教父們也以其滔滔不絕的口才、敏銳的知識,向今日的教會展現以賽亞書信息的適切性。


神話語的力量--談聖經與神的權柄
Scripture and the Authority of God: How to Read the Bible Today
作者:    賴特 (N. T. Wright)   
譯者:    張奇軍、郭秀娟、梁碩恩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40101)
頁數:    227  ISBN: 9789861983561 
類別:    生命造就/其它
定價:    RM 46.20 

重量級新約學者賴特,從環繞聖經的各項爭議中,帶領我們突破重圍,重新找到欣賞聖經的角度。

透過聖經,神正在展現祂那掌管天下萬有的權柄和力量!

二十一世紀,是個討厭權威的時代,因為權威似乎妨礙了個人的自由與安舒。在世人眼中,基督教與聖經彷彿也只代表著種種過時的誡命與要求,淪為令人退避三舍的「權威」象徵。

那麼,面對種種對於權威的反感,以及來自科學、宗教、哲學、文化對聖經的挑戰,今日的我們可以如何閱讀聖經?又該如何理解其權威?

賴特幫助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了解:聖經,原是一齣偉大劇作的劇本。在這些橫跨一千四百年的書卷中,透露出一個偉大的故事正進行著,還沒結束。從創造到墮落經過了一幕,從以色列到耶穌又過了一幕。教會登場兩千年之後,天使和世人仍舊是觀眾。這齣劇作乃是神的故事,神藉此在世界中行事,要讓天上、地下一切萬有,都降服在祂的審判、醫治、統管之下。

莎士比亞的戲劇道出了永恆的人性,因而風靡數百年;然而聖經完成近兩千年,不只描繪人性與社會張力,更進一步塑造無數人的品格、建立人類文明的面貌。今日,神仍然對信祂的人發出邀請,以謙卑的態度找到自己在這齣神聖戲劇中的角色,讓祂話語的豐富力量,形塑構成一個國度的群體,在忍耐中轉變這個世界。所以,聖經的權威首先是為著聆聽的教會,在正確的讀經中,獲得生命的更新,進而影響、吸引尚未接受基督信仰的人們,讓已經開始的新創造邁向終點,也就是劇本中的最終結局。因此,聖經讀者若能從好好讀經開始,發揮創意活出神所賦予的使命,就可以讓人透過我們的生命見證,瞧見神美麗的故事。


新約與神的子民(精)
The New Testament and the People of God
作者:    賴特 (N.T. Wright)  
譯者:    左心泰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30731)
頁數:    800  ISBN: 9789861983370 
類別:    聖經論叢/參考書工具書 
定價:    RM 123.20

賴特這本書是他關於新約神學系列寫作計畫的第一本,書內第一部分從最宏觀的角度和基督教最初興起的階段,來觀察新約研究在目前的情況,特別是過去四百年來,為了回應時代變遷和人類思想潮流的演變,進而產生的各種新約批判研究。對於新約懷有濃厚興趣的一般信徒和神學院的學生,甚至牧長們來說,這部分可將過去零碎所學的各種新約思想和研究方法,做一個最好的整合和檢視。好比在迷霧中幫忙我們理出頭緒,知道各種批判研究的來龍去脈,避免落入「歷史」方法或是「神學」二元論而不自知,也讓我們明白自己身處的位置:在後現代以文學批判方法為主的聖經研究脈絡中。賴特點出當代研究的盲點後,以批判性實在論的方法把當代基督教文學、歷史、神學作一個適當的結合,嘗試以此來推進研究,使整個目標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地步,不單是貢獻於學術,也是有益於上帝的國度。

這本書隨後仔細地重建第一世紀的猶太教與早期基督教,尤其特別留意「神」這個觀念在猶太教和早期基督教的適當意思。這幫助讀者厚實地打好新約背景的地基。整體而言,如賴特所說,本書雖是作為了解一系列研究主題的初步,但筆者認為,閱讀它也可使我們把新約研究的背景和方法了解得更透澈,研究新約的基礎建立得更穩固。- 邱啟榮(台灣神學院新約學助理教授)

===
閱讀賴特的《新約與神的子民》一書,讓人驚歎一位作者,竟能如此廣博地描述新約聖經的文學、歷史及神學研究的多重背景,就像從高空俯瞰全景,又像是低飛細察地上各種相聯的景物一般。

作者在介紹新約的文化、宗教及歷史的詳細背景之前,用上不少的篇幅,介紹出什麼是文學?文學的功用是怎樣運作?再詳述這些理解如何應用在新約的研讀上。另一方面,作者也從多角度來解釋歷史與神學的關係,指明歷史的紀錄需要神學的解讀,而神學也需要歷史的整全資料而建構起來。

當作者進一步論述新約的文化背景時,讀者立時感受到新約經文的立體呈現;就如主耶穌出生前的三百年,希臘文化已經成形,並且廣泛地影響整個羅馬世界。所有的事物或多或少都成為「希臘式」,而希臘語也成為所有人的第二語言……今天基督徒讀新約時,常以二十一世紀自己所身處的社會、文化角度去理解聖經,其中多會不自覺地把今天的觀念強加在聖經上。其實,明白新約時代,特別是猶太人的世界觀、信仰系統,也將明白早期教會是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當時不同的猶太黨派有許多多元觀念認知等),便更能體會主耶穌為何需要重新解釋以色列人真實的盼望該是什麼。

閱讀此書需要一點耐性,卻在過程中逐步引領你進入一個廣闊的領域,更深入及準確地明白主耶穌及其他新約作者所講述的神的道。- 蕭壽華(香港宣道會北角堂主任牧師)

==
本書的研究主題是第一世紀的猶太信仰和基督信仰。賴特認為歷史研究應以世界觀作為研究進路, 避免「純文本」和「實證歷史」的不同極端。凡社群皆有屬於他自己的世界觀:

(1)故事是傳逹世界觀的重要媒介,社群透過故事來觀看並理解世界;
(2)世界觀也以解答人生基本問題為媒介,影響社群的所言所行:我是誰?我在哪裡?這世界哪裡出了錯?我該如何改變這世界?
(3)故事與問答則近一步凝結為具象的象徵符號,在日常生活中與社群成員建立密切的互動關係,如猶太信仰中的聖殿、妥拉和土地。
(4)最後,世界觀透過故事、問答和象徵符號,賦予社會實踐意義和存在的可能性。

簡言之,世界觀是故事、問答、象徵符號和社會實踐的總合。它是社群賴以生存的基礎。在這根基上,社群建構自身的信念(beliefs)和目標(aims)。賴特以此做為歷史研究的理論框架,分析第一世紀的猶太教信仰(8~10章)和基督教信仰(11~15章),並在結論處指出兩者間的異同。賴特以清晰的理論框架,廣泛的視野,和大量史料,為理解新約提供必要和關鍵的背景知識。相信本書將有助讀者更深認識神的話。 -謝樂知(聖光神學院新約助理教授)

牧養是場冒險:靈性關顧12講
Seelsorge / Spiritual Care
作者:    潘霍華 (Dietrich Bonhoeffer)   
譯者:    莊郁馨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30801)
頁數:    192    ISBN: 9789861983318 
類別:    生命造就/其它  
定價:    RM 35

牧養是領人回到基督面前的路,在途中會經歷的困難才是真正的冒險。

當代牧養逐漸整合其他學科的知識,透過心理學的技巧牧養我們的會友,瞭解如何陪伴、洞悉被關顧者的心理狀態;透過社會學的洞見找到好的教會組織型態,成功領導一間體制健全的教會;透過靈修指引的方式幫助信徒遇見上帝、經歷上帝的真實。打開「牧會學」的百寶箱,如今已經收納各種有效且實用的工具,但究竟「牧養」是什麼?是否在我們打開工具箱的同時,已迷惘在琳瑯滿目的技巧與方法之中?


潘霍華透過《牧養是場冒險》一書,為我們找到那個「最有力」的牧養道路。牧養工作必須倚靠上帝的工作,重點不是關顧者的技巧,而是上帝的行動。我們是否已經遺忘要將手上的工具放下,讓上帝親自工作、使被關顧者親自面對上帝呢?牧養是場冒險,挑戰我們從關顧技巧而來的安全感,使我們願意為愛,重拾上帝的話語來開展牧養的工作,使軟弱、受壓迫、剛硬的人重新尋見上帝。


牧養的藝術
The art of pastoring : ministry without all the answers
作者:    大衛‧韓森 (David Hansen)  
 譯者:   祈遇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31201)
頁數:    288     ISBN: 9789861983554 
類別:    實踐神學/教牧  
定價:    RM 44.80

上帝的美麗
The Good and Beautiful God--Falling in Love with the God Jesus Knows
作者:    司傑恩 (James Bryan Smith)   
譯者:    陳逸茹,盧筱芸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31101)
頁數:    304  ISBN: 9789861983431 
類別:    生命造就
定價:    RM 46.20


改變生命的54封信(摯人智語二版)
The Wisdom of Each Other--A Conversation Between Spiritual Friends
作者:    畢德生 (Eugene H. Peterson)   
譯者:    徐成德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01115)
頁數:    176  ISBN: 9789861981864 
類別:    實踐神學/輔導  
定價:    RM 25.20





活出群體的美好
La Communauté, Lieu du Pardon et de la Fête
作者:    范尼雲 (Jean Vanier)   
譯者:    屈貝琴等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18991230)
頁數:    448  ISBN: 9789861983486 
類別:    實踐神學/教會
定價:    RM 67.20



公共的信仰--基督徒社會參與的第一課
A Public Faith:How Followers of Christ Should Serve the Common Good
作者:    沃弗 (Miroslav Volf)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40201)
頁數:    256  ISBN: 9789861983615 
定價:    RM 46.20




國度的生命--用安息顛覆世界
The Sense of the Call -- A Sabbath Way of Life for Those Who Serve God, the Church, and the World
作者:    唐慕華 (Marva J. Dawn)   
譯者:    陳永財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31101)
頁數:    432   ISBN: 9789861983417 
類別:    生命造就  
定價:    RM 67.20


老英之歌--英國宣教士石明理和安莉的故事
Ordinary people, extraordinary lives: the story of Martin & Angela Symonds
作者:    程亦君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40101)
頁數:    256   ISBN: 9789861983547 
類別:    見證傳記/傳記
定價:    RM 46.20


從讚賞開始,改變你的職場關係
The 5 Languages of Appreciation in the Workplace
作者:    蓋瑞‧巧門 /保羅‧懷特 (Gary Chapman / Paul White)   
譯者:    俞一菱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40101)
頁數:    320    ISBN: 9789861983530 
類別:    生命造就/其它  
定價:    RM 50.40



收尾學--開啟未來的決策力
Necessary Endings
作者:    亨利‧克勞德 (Henry Cloud)   
譯者:    何明珠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30901)
頁數:    320   ISBN: 9789861983394 
類別:    生命造就/其它  
定價:    RM 53.20



讓查經動起來--動態式小組查經的引導技巧
作者:    洪中夫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30801)
ISBN:   9789861983349 
類別:    實踐神學/輔導  
定價:    RM 49





腓立比書動起來!(教師本)
作者:    洪中夫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30801)
ISBN:   9789861983332
定價:    RM 42





腓立比書動起來!(學生本)
Study Philippians by Active Reviewing Methods (Member Book)
作者:    洪中夫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30801)
頁數:    64   ISBN: 9789861983325 
定價:    RM 11.20





聖經故事王7~10(新約篇)
作者:    廉淑慈 編寫 / 金鐘赫 審訂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40201)
ISBN:   9789861983523
類別:    生命造就/其它  
定價:    RM 128 (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