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基督教.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基督教.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August 5, 2015

新书介绍

论信仰

作者:斯拉维 纪杰克
出版:台湾基督教文艺
文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43.50








书籍简介

本書帶領讀者思考:在全球化、多元文化和跨國企業成為新興宗教的時代,什麼是信仰的基礎?紀傑克發現我們所在的這個社會,是沒有信仰的社會,存在著的是物化的信仰,我們以這種外在的物化信仰支持生活的幻象,以幻象調節社會現實,所以過去我們追求的意識型態不論如何的崇高,並不能真正為我們提供解放。從「網路空間的理性」到「西方佛教」矛盾的討論,《論信仰》重申宗教信仰的真誠性,說服心中存有理性與情感的人放棄理性論證,皈依信仰。
在全球化、多元文化和跨國企業成為新興宗教的時代,什麼是信仰的基礎?紀傑克作為知名的哲學家和才氣縱橫的文化評論學者,就上述問題提出令人摒息的見解。紀傑克發現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社會,是沒有信仰的社會,存在著的是物化的信仰,我們以這種外在的物化信仰支持我們生活的幻象,以幻象調節社會現實,所以過去我們追求的意識型態不論如何的崇高,並不真的在為我們提供解放,反倒是發展了現實。因此他說服心中存有理性與情感的人皈依信仰,放棄理性論證,這樣信仰會自然而然地到來。











神圣的探问经典宗教学家引论
作者:黄怀秋
出版:台湾基督教文艺
文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42








书籍简介

這本書包含六位早期(十九~二十世紀初)宗教學家的宗教理論,是國內外大學教授與研究「宗教學」的重要參考書。六位宗教學家包括開創宗教的學術研究的麥克斯‧繆勒、以戰慄和迷人的「神聖感」來定義宗教的本質的奥托、對宗教的森羅萬象作出主客體的結構與類型學分析的范德雷、用「神聖」和「世俗」的辯證和對比來追溯人類原始的宗教情懷的依利亞德、一生以呼籲宗教的對話為職志的潘尼卡,以及在那慘無人道的紐約地獄廚房中推行社會福音的繞申布士。在宗教研究的圈子裡,麥克斯.繆勒(Friedrich Max Müller 1823–1900)常被人稱為宗教學之父。繆勒不僅是第一代的宗教研究學者,他對宗教學術研究的呼籲更是不遺餘力,而在神話學和宗教學上,也曾經作出劃時代的貢獻,雖然時至今天,他的很多理論都已備受質疑了。本書第一章以介紹繆勒的宗教思想為主,末後加上當代的評論。
  魯道夫‧奧托(Rudolf Otto 1869–1937)是宗教現象學的啟蒙人物,他的名著《論【神聖】》的寫作,卻不是要停頓在對神聖的描述上,或是只為說明人類普遍的宗教經驗及其結構。反之,卻是要透過對這些神聖經驗的描述,說明基督徒的唯一聖者基督。《神國與人子》在《論【神聖】》出版十七年後面世,本書第二章即是以奥托這部著作為研究目標。我們想問:奥托是如何從《論【神聖】》一書中獲得詮釋的靈感的?而他又如何解讀基督這一位《論【神聖】》所指向的【聖子】?書中所用的方法是否與一般自由派神學家常用的歷史批判法相吻合?為了找出答案,我們將從奥托的生平成就說起,再進一步介紹他《神國與人子》一書,並進入該書神國及基督耶穌的論述場域,最後並將一窺其基督論底蘊。
  第三章從范德雷(Gerardus van der Leeuw 1890–1950)的《宗教的本質和顯現》一窺其宗教現象學的梗概。號稱以『純客觀性』(pure objectivity)為其宗教研究的唯一目標的范德雷,如何兼顧其基督宗教信仰?作為一位荷蘭改革宗教會的牧師,有沒有如同一般人所認為的,把他的基督徒身分『放入括弧』,好成就一個完全沒有任何立場的中立者與旁觀者,俾從事宗教類型的建構?問題顯然是,類型建構過程中的主觀性如何與其客觀性取得協調?最後,范德雷類型學的現象學難道不也是另一種化約:把現象化約為類型?如是一來,全然非化約論的宗教學到底只是一種理想,還是一種有可能成就的實際?
  羅馬尼亞宗教學者依利亞德(Mircea Eliade 1907–86)有一套很獨特的宗教儀式理論。他認為,古人生活中,幾乎所有行為都是儀式性的,都是重複「在那時」(in illo tempore)的典範行動,因而古人是宗教性的,是宇宙的一部分。雖然很多現代科技人以為自己沒有任何宗教信仰,殊不知他們的很多行為表現仍然是儀式性的。換言之,他們在內心深處依然渴望「整體」與「救贖」,他們在潛意識裡也和宗教人一樣,尋求儀式的救贖,藉著儀式,他們希望自己與神聖發生內在的關聯,好能抵抗日常生活中那孤絕的、分裂的、破碎的命運及其黑暗的夢靨,並進一步成就生命的更新。第四章即是探討依利亞德的宗教及儀式理論,最後並嘗試從基督宗教西方傳統的聖事神學來詢問依氏儀式理論與它的相符性。

  以提倡宗教對話而名聞遐邇的雷蒙‧潘尼卡(Raimon Panikkar, 1918–2010),有兩個主要概念,一是多元論,二是「對話的對話」。二者表裡相依:一方面,事物本身即是多元的,它不能還原為一個單一體系;而另一方面,這個多元的實體世界,卻對它的參與者提出一個極端得近乎不合情理的要求:不是互不相干,而是相與對話。對話,是事物本身的深層需要,除此之外,它不能有別的意圖(如皈化、支配他人等)。本書第五章即在探討潘尼卡的多元論與對話論之間的關係,經由潘氏的多元論看出其對宗教對話的看法。

  二十世紀初期,出現了兩個以關懷社會正義、批判經濟剝削、以解放貧窮人和受壓迫者的苦難為前提、強調教會的社會責任的基督徒神學思潮。其中之一是「解放神學」,醞釀自拉丁美洲受苦難的群眾處境;另一個「社會福音」,則是針對美國這個新興國家中的貧富懸殊、社會冷漠、與制度性剝削下的苦難問題而產生。第六章的目的,在於探究饒申布士(Walter Rauschenbusch, 1861–1918)這一位與「(古典的)美國社會福音」的名字幾乎同起同落的先鋒勇士,先從他的生平處境講起,再看他社會福音的主要內容,社會福音的發展、困難、與沒落,最後再來看看當代的基督徒該如何看待自己的社會責任!

新书推荐

杀道事件潘霍华伦理的神学对牟
宗三道德的形上学的批评意涵



作者:邓绍光
出版:台湾基督教文艺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42







书籍介绍

當代新儒家牟宗三(1909-1995)以人的道德自覺為基礎,建立其道德形上學,並進而成就無執的存有論與執的存有論,本書透過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以他者為首出的倫理神學,對此種以自我為首出的哲學,作出批判的論析。

全書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界限的問題,探討自我與界限的關係,究係自我自行劃界抑或他者此一界限決定自我。第二部分為隱喻的他者,進一步深入主導牟宗三與潘霍華思想發展的隱喻:父親與朋友,從而透視兩人整體思想的性格。第三部分為因他者而思,意在分析兩人對康德及海德格的閱讀,以反映出各別的吸收而成就不同形態的哲學與神學。第四部分為迂迴地解讀,表明牟宗三對中國哲學的解釋與重建,囿於其以自我為首出的兩層存有論,不一定是最恰當的,而倡言一種透過他者迂迴地解讀的方式,接觸中國哲學。





多元、分歧与认同神学与文化的探索


作者:赖品超
出版:台湾基督教文艺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60





书籍介绍

多元、分歧與認同,是當代文化及神學討論中的一些重要主題。基督宗教置身多元化的宗教及文化處境中,當如何面對眾多分歧甚至互相矛盾的文化雜音?在參與討論具爭論性的社會文化議題時,應否、能否及如何保持自身獨特的聲音及身份認同?事實上,當代基督宗教本身也面對內部的種種分歧。那麼,基督宗教會對教會合一、和諧社會以至一切受造的合一的企盼,是否與這種強調多元、分歧以至衝突的文化背道而馳?基督宗教是否可以對文化轉型產生積極及重要的作用?本書嘗試從文化與神學的視角,並以宗教多元及生態倫理為焦點,探討這些問題。



















新书介绍

到主面前来

作者:朱韬枢
出版:归主出版社
文法:中文(简体)
定价:RM 48









书籍简介

本書與慕安得烈《交通的訣要》和勞倫斯《與神同在》屬同一性質,惟著者在諸多的靈感發表之外,更明確提出【與主交通】的內在啟示,及其實行憑據。與主交通絕不是一件玄奧、奇幻、空靈的內心冥想,乃是有一條真理的軌道可行!正如信徒都有一本可讀的聖經,和一位內住的聖靈;內室的靈修生活,也必須有神聖話語的啟示,以及因這啟示所看見、所憑藉的實行。惟其如此,一個人到主面前來,才能住留在祂翅膀的蔭下,沐浴在恩膏中,與神的奧祕同在,也活出與主是一的情形。 此書實為基督徒一生的道路,立下極貴重的根基! 

新书推荐

耶稣会如何解构后现代主义教会的好消息
WHAT WOULD JESUS DECONSTRUCT ? THE GOOD NEWS OF POSTMODERNISM FOR THE CHURCH

作者:约翰卡普托 (John D. Caputo
出版:台湾基督教文艺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33









书籍介绍

後現代主義中的【解構】概念,可以為我們的信仰帶來什麼益處?美國首屈一指的宗教哲學家卡普托在本書中指出:將【解構】適用在教會上可以帶來正面積極的作用,促使信徒對既有的神學傳統作出全新的思考,甚至促進教會的復興。







圣痕基督教与西方艺术
STIGMATACHRISTIANITY AND WESTERN ART



作者:耿幼壮
出版:台湾基督教文艺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45






书籍介绍

本書不是一本關於基督教藝術的專著,但涉及到基督教和西方藝術之間的一些問題:偶像崇拜與西方美學、聖靈感孕與意義生成、聖像與肖像、書寫與自畫像、觀看與觸摸等等。正是由於這些問題的存在,基督教對於西方藝術才產生了如此深遠的影響,即使是在一個世俗化的時代,即使是在一些似乎遠離宗教的思想家和藝術家那裡,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那些久遠的神聖事件所留下的印跡。








现代教会论类型学自由/认信与颠覆
TYPOLOGIES OF ECCLESIOLOGY
IN MODERN PROTESTANT THEOLOGY




作者:李骏康
出版:台湾基督教文艺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60








书籍介绍

在現代更正教神學的發展中,教會論的研究在西方學界備受關注,然而在華人學界卻未見有足夠的重現,甚至可算得上是嚴重的缺乏。有鑑於此,本書透過『理念型』的方法,分析和歸納出三個現代更正教神學的教會論類型,分別是
(壹)自由的類型,以士來馬赫和田立克的教會論為代表
(贰)認信的類型,以巴特、莫特曼和侯活士的教會論作代表
(叁)顛覆的類型,以潘霍華和沃德的教會論為代表。這個教會論類型學為教會論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全面的理論架構,有助分析教會論在現代神學的發展,以及不同教會論類型的特性、異同和得失,從而應用在華人教會的處境當中,檢查和反思教會的社會實踐。


本書是【中原大學基督教學術叢書】的論著系列之一,由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曾慶豹教授主編,加上五位來自中、港、台及加拿大的學者擔任【論著系列】學術委員。

新书介绍

基督教伦理学要点指南 2


作者:罗文(Robin.W.Lovin
出版:华宣出版社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42





书籍介绍

教導基督教倫理學不是個簡單任務。剛入門的學生可能對於教會歷史或聖經研究所知不多,但一定以特定的倫理立場來生活。事實上,倫理或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讓學生知道他們所學的倫理學正是建立在日常生活所面對的具體問題之上。

在這本基督教倫理學導論之中,作者羅文在倫理學研究與生活之中產生的具體倫理問題之間取得一種平衡。他主張以一種有生命的基督信仰來理解倫理學,從相信又真又活的上帝與人的救贖,這種基督信仰的根基開始,再將此信念與現代社會共同的道德關懷彼此結合。作者十分關注生活在多元化社會中的基督徒,嘗試按照信仰行事或堅持信仰時會產生的問題,並進一步指出基督信仰社群與一般社會中,實踐神學和道德信念的各種可能。

Saturday, August 1, 2015

新书推荐

以生命影响生命的门徒训练门徒小组研习课程
LIFE INFLUENCING- LIFE DISCIPLESHIP

作者:郭振游
出版:基督使者协会
语文:中文(简体)
价格:RM 36.25







书籍简介

靈命塑造、真理裝備、生命交流同步成長~

耶穌基督的門徒訓練可歸納四傳服事模式:
第一階段:傳福音
第二階段:傳生命
第三階段:傳服事
第四階段:傳出去

本書重點是在第二階段:傳生命,
在於鼓勵更多基督徒參與、帶領門徒訓練。


特色:

特別針對華人教會設計,資訊豐富,解說清晰

每次1.5小時、十二次的聚會
同時著重靈命塑造、真理裝備與生命交流。
有[以生命影響生命的門徒訓練]DVD輔助教學解說,亦可以自學或作主日學與團契小組的教材。



作者简介

郭振游
生於香港,獲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及碩士學位。

1981年到美國德州大學攻讀國際商務博士課程。
1984年畢業後,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國際商務系任教。
1998
年獲美國南卡萊納州州長頒發【最傑出國際專業人士】獎。
1999
年獲北京大學頒授榮譽客座教授。


學術研究範圍包括國際財務和遠東商務管理,是研究開創文化對金融影響方面的前沿學者之一。

與妻郭偉英在南卡羅萊納大學校園,致力於中國學生與學者的福音事工。
育有一子代祈,全家在哥倫比亞華人基督教會聚會。


經常被邀請
北美和世界各地華人教會帶領門徒訓練及福音
培靈
宣教聚會


2009年加入美國基督使者協會董事會。

基督使者協會是美國重要的基督教機構,
致力於中國學生與學者的福音事工。











                       

                                 作者:郭振游

Tuesday, July 28, 2015

新书介绍

公义与慈爱写给华人教会的公共神学




作者:王志勇
出版:华宣出版社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57








书籍简介
二十一世纪华人基督徒最最需要的就是公共神学! 就是明白上帝在公共领域中的旨意, 因为基督徒的见证本身就是公共性的见证。


作为一种世界观的、整全性的基督信仰,如何实现个体生命的更新和自由的提升,以及社群的民主的拓展和人权的落实,进而让社会结构、文化生态与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都符合圣经中「公义与慈爱彼此相亲」的描述? 这就是王志勇写作此书的初衷所在,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同时从圣经神学和历史神学的角度,阐明了基督教公共神学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基督教及其公共神学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强调我们应当突破狭隘的自由派与基要派之争,从世界观和文明论的角度全方位地探索、实践上帝在圣经中所启示的真理体系,从而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和中华文明的更新提供整全的蓝图。」这是他愿意用一生去追求的、激动人心的异象。 「这是一本华人世界中少有的兼具扎实的神学根基与尖锐的批判意识、宏观的历史纵深与敏锐的时代触觉的论著。」 

                                   中国基督徒作家     余杰 


「本书最大的特色与贡献,是为基督徒的社会责任和公共参与提供了扎实的圣经和神学理论基础。……这个圣经和神学的基础正是台湾基督徒需要的,因为台湾过去特殊的政治社会情境造成了基督徒面对公共议题的两极化。一方面,为数不少所谓的「国语教会」基督徒对于教会围墙外所发生的事冷眼以对,……另一方面,被归类为「台语教会」的基督徒沉醉在积极参与街头运动而获得的认同感……,本书可以为这种失衡的现象提供明确的修正方向。」


          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长    欧力仁

新书介绍

孔子耶稣
论语VS圣经约翰福音


作者:戴德理
出版: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45








书籍简介


中国伟人孔夫子的言行举止和教导。其影响后人人数之多仅次于耶稣,或另有可能也略次于佛陀。而基督教的教义是籍着传讲、教导和耶稣之门徒的生命,以不同的方式加以传扬。 本书以循道的三个部分加以探讨:克己公理敬虔,精确地将孔子与耶稣两人的典范和教导—记录下来。并由他们立下的典范和教导、引导我们度过当今可能转移我们注意力与信仰相互抵触的迷惘选择。

Monday, July 27, 2015

新书推荐

扬声赞美我的神

作者:赵镛基
出版:华宣出版社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39








书籍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记录了许多精彩的见证故事,在走过艰难路径,却充满上帝恩典的真实人生故事;也有被圣灵引导、全力奔跑人生赛程,最终找到心中感动的故事。

上帝的『道』是如此活泼真实地发生在我们周遭。

因为服事的缘故,作者将自己人生经历过的种种故事编辑成文,呈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本书的每一位读者,必能发现上帝真实地住在我们心中,使我们的蒙救赎的恩惠,并有圣灵的感动时刻相随,引领我们过一个幸福喜乐的人生。





新书介绍

攻破坚固堡垒属灵争战得胜六步骤
Pulling Down Strongholds


作者:叶光明
出版:台北灵粮堂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21








书籍简介


我們爭戰的兵器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

當你憑信心信靠基督而成為神國公民時,你就自動地加入與撒但國度爭戰的行列。你需要了解這個事實,你需要接受屬靈裝備,你需要學習如何與撒但國度交戰。

全球知名作家兼聖經教師葉光明牧師在本書中詳細探究屬靈爭戰的正確觀念,這是基督徒日常所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不容許出錯。多虧這本重要的教導書籍出版,透過它你將能夠...

)得知屬靈爭戰為何存在
)了解撒但國度的運作模式
)找出屬靈爭戰的兵器
)捆綁[壯士],將人從魔鬼的捆綁中釋放出來
)拆毀[邱壇],不再因它而導致屬靈生命軟弱
)活出聖靈的得勝能力

千不要在屬靈爭戰中受傷失敗。
成為神國的強大勇士,抵擋撒但的攻擊,
並且拆毀堅固營壘!


新书介绍

打击魔鬼实战手册医治释放纪实
Cast Out Demons


作者:康麦克(Mike Connell
出版:台北灵粮堂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25.20








书籍介绍

「祂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
可十六15~17

教會是主耶穌唯一賦予釋放權柄的所在,祂已賜給教會傳福音的大使命,而釋放服事就是這大使命中的一部分。


許多人雖已成為基督徒多年,卻不知道唯有神的兒女有權柄能奉主名趕逐污鬼,使被擄的得釋放,受壓的得自由。


作者简介

康麥克牧師素有「鬼見愁」之稱

以完備的聖經知識
多年來釋放服事的經驗


寫成此書,闡明分辨諸靈及辨識邪靈的跡象
更實地在本書中教導破解邪靈入侵的管道
進而明確示範趕鬼的止驟
是本實用而寶貴的操練書

新书推荐

天堂不能做的事
One Thing You Can't Do In Heaven


作者:马可 卡希尔(Mark Cahill
出版:圣经资源中心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39








书籍简介


當你逝世時,此你認為另, 邊會是什麼?當我們「當你逝世時,此你認為另, 邊會是什麼?當我們離開這世界時,你認為那一邊等待我們的是什麼?」這是作者馬可.卡希爾在作個人談道時,經常提到開場白。可?不錯過身邊的每一位朋友,甚至是飛人喬丹、小牛隊的前首席教練巴克納,及德州遊騎兵隊的羅德里趙驉C他們的答案是什麼?而你的答案又是什麼?

你是否已為永恆作好準備你是否正幫助他人踏上這趟永恆之旅本書提供了個人談道的實用點子、見證實例及常見的疑問,它將激勵並裝備你,使你一生都能為主嬴得靈魂! 

Saturday, July 25, 2015

新书出道

真假福音
Counterfeit Gospels


作者:泰文 维克斯(Trevin Max
出版:天恩出版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
RM 43.50









书籍介绍


每一个时代的圣徒,都需要具备分辨真假福音的能力。

然而,在个人主义至上、世俗主义为主流思潮的今天,信徒所听到的福音有很多是良莠不齐、真假混杂、似是而非。


当这些不健康的属灵主餐成为主流时,无怪乎教会中充斥着【面黄肌瘦】、服事起来有气无力的基督徒。

究竟,在这真假难辨的时代中,信徒如何长大成人,不再中了人的诡计和法术,被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真假福音》一书有条理分明、合乎真理的剖析。

本书从平衡和健全的视觉,生动且深入的透析,让我们看到纯全福音与虚假偏颇的福音之间,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对每个人和教会的属灵健康都有正向的提醒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