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教牧学.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教牧学. Show all posts

Monday, October 9, 2017

新书推荐

巴拿巴的服事
            如何做好探访关怀


作者:郑新教、李雀美
出版:天恩出版社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42







书籍简介


多服事 多能力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羅馬書12章15節

是探訪與關懷的精意
往往能結出全家信主的纍纍果子
唱出得人如魚的凱歌
主要編著者鄭新教牧師
在貴格會板橋新埔 . 海山教會牧會三十多年
開拓建立教會十多間
他將理論淺語化、服事見證化、詩歌CD化

****三管齊下,集結成以愛激愛、以生命激生命的
『巴拿巴的服事』一書


除此之外,

這是一本好讀且感人的實用手冊,充滿上帝智慧話語與服事的恩膏
運用本書,個人將大增服事能力,教會將大得復興榮耀
**應用經文---可隨時隨地隨人隨機幫助受訪者
**詩歌選輯---可在安慰人鼓勵人時 . 帶著他一起唱
**陪伴音樂CD 2片---特別照顧不會看譜者 . 直接放CD給他聽
**資深牧者專文分享---前貴格會大坪林教會主任牧師彭志平印證『採訪』價值
貴格會板城教會主任牧師何有義呼籲『福音探訪』總動員

Monday, August 3, 2015

新书推荐

先知式的想像
The Prophetic Imagination

作者:瓦尔特 布鲁格曼(Walter Brueggemann
出版:台湾基督教文艺
文法:中文~繁体
价钱:RM 30







书籍简介

《先知的想像》一書夾帶著挑戰性與啟發性,循線追溯出一條道路。這條道路以摩西激進的異象為起點,中經所羅門王所樹立的王家權勢,最後進入到先知們嶄新的自由異象,以及這異象對於王家權勢所做的批判。布魯格曼帶我們走過遼闊的大地,從埃及走到了列王,走到了耶利米,走到了耶穌。他強調先知的異象不只是擁抱百姓的痛苦,它還在上帝新創造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種能量以及一種讚嘆的氣息。



基督徒對【先知書】的閱讀,往往簡單地解釋為【義怒】、停留在負面的思考中。本書作者卻結合了兩個不常相提並論的詞彙:就聖經而言,【先知式】代表的是種具有衝擊力和具有詩意的聲音,先知藉這聲音宣揚他們認為來自上帝的神喻;而【想像】是種被解放的能力,它能建構不同於常理的現實【圖像】。透過想像,先知以各種不同的隱喻和象徵撼動我們的感官,讓我們能以不同的方式經驗世界:世界必須合乎上帝公義、聖潔的期盼,否則必須遭受審判;然而,世界也正向著上帝敞開,領受祂的贈禮,好叫世界仍有新的盼望。
* 先知】和【想像】相結合的結果,便是呼召我們,邀請我們一同體驗非比尋常的世界,叫我們看見更高層次的道德生活,以及超乎想像,充滿自由、盼望的世界。

Tuesday, July 28, 2015

新书介绍

朝希望迈进

作者:赵镛基
出版:华宣出版社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30








书籍简介


面臨經濟危機,現在我們的政府、企業家、勞動者或老百姓希望的火焰似乎被熄滅了。明天還會有希望嗎?當我們在這裡掙扎、絕望的時候,上帝會離開我們嗎?

我們應當知道上帝會開路,要將我們錯誤的思想和不對的生活改過來,一切消極、否定、絕望的思想要除掉,沒有信心的言語也要除掉,要朝著希望邁進。無論夜有多麼黑暗,我們都要在基督耶穌裡帶著微小的希望來仰望主!

本書包含二十一篇關於信心經歷的小品文,富有生命力,能激勵人心,重拾對上帝的信心和對人生的盼望。



作者简介

汝矣島純福音教會最早是由五個人,即趙鏞基牧師、他未來的岳母(現在已在天國),以及她的三個孩子開始建立起來的,但在上帝的大能之下,教會繼續不斷地增長。

1973年趙牧師和岳母一起建立國際禁食禱告山,接著,純福音教會在韓國建立了十二間分堂教會,被差派在全世界的宣教士就有877人,教會出版的《國民日報》,向151個國家報導基督宗教新聞及純福音教會的消息,每個家庭小組達到20人就要分成二個小組,透過小組長、區長、區牧師的運作,每個信徒可得到妥善的照顧關切並能同心活潑成長。


趙鏞基牧師引導教師們、長老們、各個家庭小組,以及各區會友的時候,常是非常謙虛的勸勉,因為純福音教會不是憑著人的努力而建立的,乃是上帝賜福給對祂有信心並且信祂的人。

就像希伯來書十一章六節所說的: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









受伤的牧者
The Wounded Minister



作者:关费德(Guy Greenfield
出版:华神出版社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45








书籍介绍


你是一個希望得到醫治的受傷牧者嗎?
你是一個想要保護牧師的平信徒領袖嗎?


每一間教會都會面臨人際衝突和內部紛爭。不過在有些教會,有人故意攻擊身為教會領袖的牧者,造成極具傷害性的問題,作者稱之為牧者受虐問題。這個增長中的現象衝擊著各個教派,各種層級的服事者。所到之處只留下被摧毀的服事,破裂的人際關係,受損的健康,甚至是破碎的信仰。

本書期以作者在書中巧妙地結合他的親身經歷和他所做的深度調查,能夠幫助在服事崗位上受到傷害的牧者,去學習如何讓其破碎的心得以修復,同時重建自己的生活。同時也為具有危機意識的基督徒提供指引,讓他們可以發展一套良好的教會結構,保護他們的牧者遠離這種悲劇。








教牧学概论

作者:林道亮
出版:华神出版社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31.50








书籍简介


此書為林道亮博士生前講稿集結編輯而成,針對今日華人教牧學提出理論與實踐的教導。林博士對牧會的指導原則相當簡單,他說:「國內國外都一樣,第一:每主日要有信息。第二:肯把自己擺上。」誠盼此書的出版,能成為眾神學生、傳道人、牧師必讀之物,讓書中的提醒成為今日和明日華人教會的祝福!

Thursday, July 23, 2015

新书上架

伴你走过忧伤路伤势的历程与变化
个人/小组参与者教材


作者:叶美珠
出版:台北灵粮堂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35







伴你走过忧伤路伤势的历程与变化
教牧关怀者/小组带领者指南


作者:叶美珠
出版:台北灵粮堂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49






书籍介绍

作者以聖經為基礎,結合悲傷輔導、屬靈操練與聖靈醫治,幫助因死亡失去所愛親友的人面對哀傷、走出傷逝,繼而在基督裡生命得以轉化。本書也幫助我們在憂傷中遇見唯一能帶給人盼望的神,以神的眼光展開全新的人生。


贵人介绍


加州富勒神學院心理學院教授     陳善養

很高興從事關顧的華人教牧同工,現在可以藉著這兩本書去服事那些正經歷失去所愛與憂傷的人。我極力推薦這兩本書!

靈糧神學院院長      謝宏忠

本書在陪伴傷逝者走過憂傷路的眾多著述中,可算是佼佼者,因為能將聖經真理、哀傷歷程、教牧實踐與屬靈操練融合在一起的,實在不多。


基督豐榮團契董事長      邱清萍

本書就像一位這樣的朋友,將傷逝者的感受誠實地反映出來;提供了具體的途徑,使傷逝者能實際處理自己的思緒和情緒。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諮商系副教授     葉貞屏

這是一本從教牧立場簡要、正確且清晰的引導因生命中出現重大的失落經驗者出黑暗入光明的好書。


靈糧神學院牧諮商碩士科兼任教師    伍育英

書中引用諸多聖經人物,讓我們看到神如何與憂傷的人同在,更棒的是,作者依據多年帶領成長團體的經驗,編寫了一套帶領成長團體的完整教材。

台北靈糧堂輔導中心主任      陳麗貞

作者葉美珠博士(牧師)所帶領的[伴你走過憂傷路]成長團體,非常有效地幫助許多成員走出哀傷、扭轉關鍵性的人生困境。


美國南加州角聲癌症協會資深主任     楊王惠真

我深盼這套教材能普及及運用在各教會,幫助許多喪親的家庭,我是受惠者之一,所以極力推薦。



作者简介

作者        葉美珠

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士畢業,
其後赴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取得企業管理碩士,
以及富勒神學院道學碩士及教牧學博士,旅居美國三十年。

曾任華納電影公司國際財務合併報表分析師,
於美國洛杉磯羅省基督教會牧會十五年,
並擔任基督豐榮團契董事。

2007年與角聲癌症協會在洛杉磯創辦[伴你走過憂傷路]支持小組,
現任台北靈糧堂神學院專任老師及輔導處主任,
持續帶領[伴你走過憂傷路]支持小組及培養種子老師。
以富富的教牧諮商理論與實務經驗,
幫助傷逝者重新找到人生意義。

Wednesday, July 22, 2015

初到贵境(2)

三一辅导学
按神的话语作辅导协谈,引导人向三一神求援


Counseling from God's Word:A Trinitarian Perspective


作者: 乌苏拉 穆勒 依伯哈德
           (Ursula Muller-Eberhard
译者: 邵伯利
出版: 天恩出版社
页数: 206
ISBN:978-986-277-155-6
语法: 中文(繁体)
价格: RM 35






介绍书籍



依靠神解決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陷入困境的人,我們是冷漠以對,還是施以援手?一旦決定伸手幫助,又該如何做,才能真正扶持他們?

本書強調每位基督徒都能成為輔導者,以三位一體神為中心,並以輔導者與受輔者之間的模擬問答,引導輔導者帶領受輔者依靠神解決問題。

如果你身邊正有人遭遇困厄,而你不知道如何協助、引導他,本書能提供指引。
或許你本身正碰到難題,本書也能幫助你依循正確途徑,排憂解惑。


贵人介绍

本書反覆強調「神是誰」,並依據聖經的啟示,做正確的回答,指引輔導者和受輔者,學習互敬互愛,一同得幫助。

                                  基督教輔導與教育協會CCEF聖經輔導主任
                                                                                                                                                            愛德華‧韋爾

作者提供「以神為中心」的聖經輔導模式,強調真正的輔導者——真理和恩典的聖靈,藉神的話語工作。

                                                                                                  FCC珍愛家庭中心主任
                                                                                                                                                                                  鄭穎俐

書中範例將神、人間的互動關係作「淺」顯的解釋,並且強調藉聖靈的力量,能使一顆受傷的心重新得力,走「出」困境。

                                                                                                                                                                                           本書譯者
                                                                                                                                                                                 邵伯利


作者介绍

鄔蘇拉‧穆勒‧依伯哈德
Ursula Muller-Eberhard 

出生於德國,修讀德國醫學院。之後,隨丈夫遷居美國。全職從事生物醫學研究工作期間,就讀紐約神學院,主修家庭治療及輔導教育。曾任紐約市救贖長老教會協談輔導顧問。但二十三年的婚姻因遭受變故而結束。 

退休後,成為一位宣教士,在烏克蘭、俄國和德國神學院、聖經書院及教會,教授以聖經為中心的協談輔導課程十四年。目前,她在美國繼續做輔導工作。她認為這是她的第二專業,並帶給她許多快樂和挑戰。 

七十五歲時再婚,嫁給一位喪偶、曾在臺灣擔任宣教士的外科醫生魏思道(John West),定居美國加州。

在完成本書時,她已八十三歲。 

Tuesday, July 7, 2015

新书驾到

牧者的翱翔
作者:    毕德生(Eugene H. Peterson)
译者:    吴震环
出版:    校园书房出版社
原作名:The Pastor: a memoir
页数:    373页
ISBN:   978-986198439-1
语文:    中文(繁体)
定价:    RM 56.00




书籍简介

飛行大師的翱翔秘笈,讓你的屬靈生命展翅高飛

這世界上有種生物,叫做人類,他們生來就渴望飛行。人類的世界充滿大大小小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則是他們的飛行器。

如果你靠近點看,會發現有些人雖然飛得高,卻飛不遠;另有些人,怎麼飛都飛不起來,或是才剛起飛就掉下來。不過,如果你更仔細看,還能發現零零星星幾個人,他們飛得自在而優雅,你忍不住好奇他們用的是什麼飛行器?

畢德生就是其中一位優雅的翱翔者。他知道,要飛得高又遠,必須要有一個合用的飛行器,能夠承載飛行者的重量,而且堅固精良,在遇到暴風雨或亂流時,不但不會損毀,還能乘風而上,愈飛愈高。這個合用的飛行器就是聖經的故事。聖經的故事夠大夠豐富,能讓我們發展出一種具有防禦性的想像力,在面對日常生活的困境時,不但不會被擊倒,還能乘著這些事件,迎風而上。

這本書記載了畢德生飛行的故事。他飛行的場地和大多數人一樣,是平凡的週間、是夫妻的相處、是朋友間的打鬧、是教會裡的大小事情,但透過聖經故事提供的飛行器,他在牧者生活的忙亂中,慢慢學會如何在耶穌和聖靈的同在中,自在飛翔,最後成為舉世聞名的翱翔牧者。

閱讀這本書,你會發現,你的飛行器慢慢變得跟以前不一樣。雖然跑道上還是有許多障礙,但當你住進聖經的世界,這些障礙物變成一陣

陣的風,推著你一點一滴向更豐盛的生命高飛。


网上试读





















知识的伤痕—从新约道路德与十架约翰的灵修学史

作者:    罗云 威廉斯 (Rowan Williams)

译者:    邓元尉

出版:    校园书房出版社

原作名:The Wound of Knowledge: Christian Spirituality from the New Testament to St. John                             of the Cross

页数:    354页

ISBN:   978-986198423-0

语言:    中文(繁体)

定价:    RM 64.40


书籍简介

畢德生:「本書中的亮光如瀑布傾洩。」

放眼英語神學界在世的神學家中,羅雲.威廉斯要算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以學問深度和廣度計,威廉斯上通古代教父,下通後現代哲學,可說是能夠縱橫古今,又信仰正統。

然而,卻因為文字有詩的濃度,而較少受到匆忙的華人教會所注意。

本書是羅雲.威廉斯二十九歲所出版的第一本著作,至今仍是教會歷史中的經典。爬梳基督教靈性起源與進展,威廉斯斷言:談靈修學,就是在談倫理學。基督教靈性的特質,就在於肯定公共與私人、永恆與俗世、聖潔與病態之間高牆的崩塌。

如此石破天驚、顛覆成見的立場,也令威廉斯對歷史的回顧充滿洞見,因為在他筆下,每位神學家都是在自己與時代的掙扎與衝突中給出自己的見證,使後人得到啟發。於是,

●在修道運動中,我們看見沙漠教父的抗議精神,反抗當時的神權統治對末世的否認。

●關於阿奎那這位經院哲學大師,我們看到的是悟性的讓位,情感的勝利和意志的持續。

●路德所認為的聖潔,必須在信徒所處的公共場域與社會處境中發展出來。
●十架約翰著墨甚多的心靈黑夜,反而讓信徒不能拿受苦的經歷來自我陶醉。

由於神選擇在歷史中啟示祂自己,卻以一死來回應人亙古的叩問,致使跟隨基督的人必須在種種的矛盾中,思考復活的真義,尋求行動的可能。對神的認識從來不能為我們所佔有,惟有痛徹心扉地領悟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回歸一種真誠的信仰,縱使那將持續帶來傷痕。

透過這項對靈修史承先啟後的研究,威廉斯粉碎了一般對靈修的廉價消費。對追求信仰的大公性與靈修的世代來說,本書所發出的異見仍在爭取應有的注意。



Monday, July 6, 2015

校园新书

发现圣经故事的力量

作者:   卢慈莉 (Christine Dillon)
译者:   刘如菁

出版:   校园书房出版社
原作名:  Telling the Gospel through Story: Evangelism That Keeps Hearers Wanting More
页数:      260页
ISBN:     978-986198421-6
语文:      中文繁体字
定价:      RM 46.20




作者介绍

Christine是澳洲人,中文名字叫盧慈莉,因為已經在台灣待太久了,她習慣人家直接叫她慈莉。午餐席間,得知慈莉是內地會宣教士,她的父母從1964年就來台灣服事原住民(也就是說他們家族來台才剛過五十周年!)。在那個全台基督教書房只有南北兩家的時代,盧爸爸(盧傳明,Bryan Dillon)為了要讓神學生有書可讀,自己騎著三輪車,南來北往把書運到各個神學院去賣。用多少錢買來的書,就用多少錢賣出,卻還常被誤會從中取利。


慈莉從七歲就決定以後要當宣教士,所以上大學的時候,她要選一個到哪裡都能夠派上用場的科系,於是她選了物理治療系。畢業後,她念了三年神學、兩年中文,之後還學台語(《老英之歌》裡的石哥就是她的台語老師)。原本內地會服事的對象以學生為主,但慈莉認為台灣的學生事工已經夠成熟,台灣人可以自己做了。反觀台灣勞工,教會對他們來說像是教室,有老師在上面教課;聖經又密密麻麻都是字,令人望而生畏。台灣基督徒人口集中在中產階級,但台灣有很大比例人口是勞工。於是,她走到台灣最南端,在基層人士中間工作。


士师记—谁是真正的英雄

作者:   威尔克 (Michael Wilcock)
译者:   杨曼如

出版:   校园书房出版社
原作名:  The Message Of Judges
页数:      252页
ISBN:     978-986198429-2
语文:      中文繁体字
定价:      RM 47.60



比《三國演義》更精彩的「士師列傳」,

比《水滸傳》更動人的「恩典傳奇」!!

歷史,原則上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官方歷史,另一種是非官方的歷史。官方歷史,往往是由某個國家或是組織的高層下令撰寫,讀來正經八百,也可能流於歌功頌德;非官方的歷史(如,演義、傳奇,甚或「稗官野史」),就好玩多了,布局結構充滿高潮起伏,留下許多想像空間,有時,甚至顛覆人們觀感,好人變壞人,官兵變強盜。

舊約裡,也有一個類別,叫歷史書。可惜的是,因著對聖經的「敬畏」,強調其神聖性,我們不知不覺把這些歷史書當成了「官方歷史」來讀,期待從中尋找標準答案、既定立場。然而,有愈來愈多學者發現,舊約的歷史書,其實很「不官方」,裡面有太多太多只會在「非官方的歷史」中看見的機智與幽默、反諷與嘲弄,對好人壞人、平凡不平凡、君子與小人,都有截然不同的詮釋,精彩刺激的程度,更像演義、傳奇,而非硬梆梆的歷史課本。


這本《聖經信息系列──士師記》,正是把士師記當「非官方歷史」來解讀的代表作,跳脫傳統「官方立場」的樣板解釋,作者威爾克嘗試挖掘士師記作者與編者在文字使用上的各樣巧思,為要讓我們明白,神眼中的好人與壞人,成功與失敗,總是會顛覆人們習以為常的看法。

网上试读

上帝的混沌理论—在变动中赐予新生命

作者:   巴恩斯 (M. Craig Barnes)
译者:   林凤英

出版:   校园书房出版社
原作名:  When God Interrupts: Finding New Life Through Unwanted Change
页数:      219页
ISBN:     978-986198424-7
语文:      中文繁体字
定价:      RM 36.40



大家都喜歡帶來「秩序」的上帝。祂把光暗分開,分別海洋和陸地,在混沌中使萬物各從其類。在宇宙的秩序和規律當中,萬物得以滋長茁壯,生命找到可以依附的穩定結構。


上帝豈不也帶來「混亂」嗎?祂變亂了巴別城人們的口音;祂在法老宰制的世界當中,帶來十災的混沌;神子耶穌走進聖城,打亂了聖殿的「商業」秩序;祂的十字架則顛覆了世上一切的規則;神的靈打破了彼得以為潔淨的框架,使得外邦人也能蒙受救恩……。

環顧生活周遭,也會發現許多混亂:親人離去、工作不穩、病痛纏身、家庭不睦,更別提許多社會上許多的紛紛擾擾。有時甚至覺得,連上帝都離我們而去了。

在面對令人痛苦不堪的事時,巴恩斯帶我們去理解,基督信仰的好消息,不是我們所以為的,可以遠離離棄和痛苦;真正的好消息是,上帝能用這些混亂、痛苦帶來新生命的契機。


惟有在「混亂」中,我們對神的烏托邦想像才被粉碎,因為我們想要的「秩序」,經常帶來的是死寂、僵化和呆板。此時,我們才慢慢懂得上帝的混沌理論──是要在失去生命當中賜予我們新生命,是在惱人的變動當中給予我們真正的自由。

网上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