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护教.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护教. Show all posts

Tuesday, July 7, 2015

新鲜出炉

90天灵修旅程成就的时刻
作者:   约尔 欧斯汀(Joel Osteen)
译者:   程佩然
出版:   保罗文化出版
原作名:  Daily Readings From It's Your Time
页数:      313页
ISBN:     978-986-6202-23-0
语文:      中文(繁体)
定价:      RM 39.20




书籍介绍


經濟蕭條與衰退必然帶來痛苦,但它們也會成為靈感、創意與嶄新成就的催化劑,因為每個荒年都是為了豐年鋪路。書中90篇充滿盼望、鼓舞人心的信息,要啟發你、剛強你的信心,擴張你的視界,增強你的生存能力;使你在困境中能擁有承擔煩惱的力量,並找到克服一切困難與實現夢想的勇氣;為自己創造無限可能的生命契機。

當你閱讀時,要讓自己的心保持純淨、力求卓越並預備自己,因為現在就是你領受上帝的良善、恩惠與醫治,並行在祂豐盛祝福中的時候,祂為你成就的時刻已經來到!






痛苦的奥秘  一场思辨之旅
作者:   鲁益师(C. S. Lewis)
译者:   宋伟航
出版:   校园书房出版社
原作名:  The Problem of Pain
页数:      270页
ISBN:     978-986198426-1
语文:      中文(繁体)
定价:      RM 44.80





书籍介绍

「宇宙間真的有神嗎?而基督教的這位上帝,若是良善,一定希望祂創造的萬物幸福快樂,若是全能,必然能實現這願望,可是世間處處有人受苦,所以,上帝若非不甚良善,就是力有未逮,再不然,就是既不良善又力有未逮。」
 
這是基督徒從古至今常聽到的詰疑,似乎言之成理、無可辯駁。在《痛苦的奧祕:一場思辨之旅》中,為了從根本上去回答「人為什麼會受苦」的千古大問,魯益師亦將格局擴大拔高,回歸萬事萬物的根本──從宇宙是否有一位創造者開始,談為何有宗教產生,然後細細梳理、辯正「全能」和「良善」的意涵,析論為何一位全能又良善的神必須容許痛苦存在於人間而不出手干預,直指痛苦的本質、根源,以及唯一功用──刺穿蒙蔽人心的表相,讓人從自以為掌控一切的幻象中醒來,看清自己並非宇宙的中心。
 
本書不是一鍋心靈雞湯──羅列許多生活故事、個人見證、嘉言錦句,好排解那些受創痛苦的時刻。相反地,打開這本書,你將展開一段扎實深刻的思辨之旅,卻又不只是一趟旅程,也是起點,追尋人生至終的目的,兴真正完满的可能,由此启程。









撒母耳记上下—耶和华看人的心
作者:   伊凡斯(Mary J. Evans)
译者:   黄玉燕
出版:   校园书房出版社
原作名:  The Message of Samuel Personalities, Potential, Politics and Power
页数:      325页
ISBN:     978-986198428-5
语文:      中文(繁体)
定价:      RM 58.80



书籍介绍
  
過去數十年,舊約研究裡一個爭論不休的議題,就是到底舊約的三十九卷書,是不是「組合的文獻」?

以撒母耳記上下為例,以往我們想像這卷書的作者只有一位,某天,突然得到神的啟示,要他寫一本撒母耳記。作者便找了一個地方,振筆疾書,神說一句,他就寫一句。

然而,有愈來愈多證據指出,這樣的觀念並不妥當。撒母耳記不是一個人的作品,反之,是由一組一組不同作者所寫的文獻材料構成(當然,有些確實是撒母耳留下來的),這些文獻在以色列的群體中流傳好多年,直到有一天,很可能是被擄時期,才有一群先知或文士,把這些歷史材料統整起來,變成一整卷書,為的是提振失去家園的猶太人,告訴他們神大能的作為並未遠離。

一開始,這樣的撒母耳記成書觀太嚇人,被視為洪水猛獸好多年。但是,隨著後續的研究發表,大大改變了我們對舊約的認識。如今,已有許多福音派學者,同樣採納這樣的觀點,生產出許多精采的作品。

伊凡斯的撒母耳記註釋,可說是此一舊約研究潮流中的佳作,她一方面承認撒母耳記是不同文獻組成的作品,在這樣的方法底下得出深刻的見解,另一方面,又強調把撒母耳記看成一個整體,用大框架來補足「組合式文獻」研究可能的瑣碎、斷裂。對所有喜愛撒母耳記的信徒與牧者來說,無疑是本實用又深具啟發性的好書。

Monday, June 16, 2014

好书推荐:《为何是祂》提姆·凯乐著

《为何是祂:在一个怀疑的世代相信上帝的理由》
The Reason For God: Belief in an Age of Scepticism

作者:   提姆‧凱乐 (Timothy Keller)
译者:   呂允智
出版:   美国更新传道会 2012
原作名:  The Reason For God: Belief in an Age of Scepticism
页数:      337页
ISBN:     9781565822108
语文:      中文简体字
定价:      RM 52

进入《为何是祂》试读页

怎麼可能只有一個宗教是真的?
上帝怎麼會容許苦難?
上帝怎麼會把人送到地獄去?
教會要為許多的不公義負責嗎?
科學已經否定了基督教嗎?

内容简介:
在一個懷疑時代中,我們怎麼知道:基督教是可信的宗教?上帝怎麼會容許苦難發生? 一位自稱是愛的上帝怎麼會把人送到地獄去?教會要為許多的不公義負責嗎?科學已經否定了基督教嗎?

作者在書中回答了許多懷疑基督教信仰者或甚至是熱心信主者所常有的疑問。他藉著文學、哲學、日常生活談話,以及有力的邏輯思考,來解釋為什麼相信基督教的上帝是十分明智與合理的選擇。

相信上帝,就如同相信太阳已经升起。不但因为我看见了,而且因为太阳,使我看见其他东西。──C. S. 路易斯

对于信仰,有七个问题,让我们疑惑至今:
一、难道这世界上,只能有一个宗教?
二、上帝这么好,怎么会让苦难存在?
三、宗教是一件约束衣,会让人失去自由?
四、教会支持过不公的事,并发起以上帝为名的战争?
五、慈悲的上帝怎么会把人打入地狱?
六、科学能证明上帝是虚假的?
七、圣经不可照字面解读?

被誉为21世纪C.S.路易斯的提摩太.凯勒牧师,利用文学、哲学与生活化的对话,一一解释这些信徒常询问他的疑惑。

2008年出版,立刻登上纽约时报与亚马逊书店畅销书Top5,更长销至今,各界好评不断!

各方推荐
《标竿人生》作者华理克(Rick Warren):
「我会将本书送给我信仰虔诚的朋友,及对宗教抱持怀疑的朋友。」

葛理翰(Billy Graham):
「提摩太?凯勒在纽约的教会,将这一代寻找真理的人,以及怀疑论者一并带向上帝。我为他感谢上帝。 」

玉山神学院院长布兴大立:
「让人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化解非基督徒对基督教信仰的疑虑,进而以严谨的文章与之讨论,去阐明基督教信仰的真理。」

拓荒宣教神学院院长吕代豪:
「现今的时代需要这本杰出著作所传递的信息,使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灵魂可以获得指点。」

《纽约时报》:
「与其他都会大教会不同的,救赎者教会非常传统。但是凯勒非传统的,就是他对都会听众的传道所用的技巧……如果亲眼看到凯勒在台上的专业姿态,我们便不难从中了解一二。」

《出版人周刊》:
「为了塑造一个令人信服的上帝,凯勒取材于古典文学、哲学、人类学,以及许多不同领域。这本书是写给怀疑论者,以及虔诚的教徒的。作者将自己在纽约救赎者教会所见所闻生动的写下来…这本书见证了作者的博学多闻,也给当下怀疑者、辩论著信仰怀疑的人一个令人信服的依据,也让那些想要重新评估自己所信的宗教的人一个好理由。」

《今日基督教杂志》:

「五十年之后,如果基督徒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对城市的热爱,对于慈悲与正义很执着,并且对邻居有爱心,那么这必定是提摩太?凯勒的功劳,他是新都会基督徒的先锋。」

作者简介:
提摩太.凯勒(Timothy Keller)

出生并成长于美国宾州。大学就读巴克纳尔大学,并念过许多神学院,如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与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但是让他学到最多的却是在维吉尼亚州蓝领阶级的霍普威尔(Hopewell)小城的西霍普威尔长老教会服务的这九年。教徒们非常喜欢他,在初到传教时,教徒让凯勒了解到如何直接的表达。作者的第二个教会是曼哈顿的救赎者长老教会。由他与妻子凯希与三个年轻的孩子于1989年创办。如今该教会有大约六千名忠实信徒,分别在五个聚会所,与其他的姊妹教会聚会。作者并且在世界上其他大都市也有设立据点。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