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与农夫~
从文学与文化进路再思耶稣的比喻
POET & PEASANT EYES:
A LITERARY-CULTURAL APPROACH TO THE PARABLES IN LUKE
A LITERARY-CULTURAL APPROACH TO THE PARABLES IN LUKE
作者:贝里(Kenneth E. Bailey)
传译:钟荣基
出版:校园书房出版社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120.90
传译:钟荣基
出版:校园书房出版社
语法:中文『繁体』
价格:RM 120.90
书籍介绍
本書是筆者在講授【耶穌比喻】課程時所使用的教科書,中文譯本讓筆者望穿秋水二十載,原以為華人教會無福氣享受這本書的精采創意解說,只能等候筆者將來在著述中輾轉推薦。今夏終於盼到即將出版的好消息,欣然承諾為之作序。
原著是兩本書的合訂本,除了定焦於比喻的詩歌體結構;也著墨在比喻的近東生活背景。前者是文學藝術的美學賞析;後者則是歷史文化的探索鑽研。
作者在引言略述近代解釋比喻的大方向。
現代研究比喻之父—宇力赫(Adolf Jülicher)
終止一千多年的寓意解經的風尚,從輜銖計較地為比喻的細節找替換意義,卻不注意上下文的文脈及其整體主題與信息,轉而強調一個重點(one point);他同時也主張,比喻也是古代巴勒斯坦農村的真實生活經驗。
宇力赫的弱項是主張比喻的重心為『道德教導』(moral interpretation),此局面面稍後即由陶德(C. H. Dodd)與耶利米亞(J. J. Jeremias)扳回,強調比喻的終末性與護教性信息,耶利米亞尤其提倡存在主義式的解釋(existential interpretation),認為比喻使人面對神、自己以及生死存亡的終末結局,並呼召人立即回應;在這點上,耶利米亞比宇力赫更貼近聖經的福音性主旨,也是筆者一向最在意的聖經宏大故事。
現代研究比喻之父—宇力赫(Adolf Jülicher)
終止一千多年的寓意解經的風尚,從輜銖計較地為比喻的細節找替換意義,卻不注意上下文的文脈及其整體主題與信息,轉而強調一個重點(one point);他同時也主張,比喻也是古代巴勒斯坦農村的真實生活經驗。
宇力赫的弱項是主張比喻的重心為『道德教導』(moral interpretation),此局面面稍後即由陶德(C. H. Dodd)與耶利米亞(J. J. Jeremias)扳回,強調比喻的終末性與護教性信息,耶利米亞尤其提倡存在主義式的解釋(existential interpretation),認為比喻使人面對神、自己以及生死存亡的終末結局,並呼召人立即回應;在這點上,耶利米亞比宇力赫更貼近聖經的福音性主旨,也是筆者一向最在意的聖經宏大故事。
1960年代,鍾斯(G. V. Jones)與維亞(D. O. Via)則著墨於比喻的文學性(literary approach),視比喻為藝術美學,予人活潑的想像空間去自由發揮與領會。
兩位學者咸認為若太強調終末性的危機時刻,對今天的信徒意義不大。反而透過文學形式,比喻的信息成為跨時空的普世經驗,使人直接分享且參與比喻的角色,面對生死抉擇。本書作者接續這種研究進路,除了回到歷史文化脈絡檢驗比喻的農村經驗,也透過平行體或押韻的文學結構,讓讀者感受到比喻的詩歌整體效應及勻稱對應的藝術美感。
兩位學者咸認為若太強調終末性的危機時刻,對今天的信徒意義不大。反而透過文學形式,比喻的信息成為跨時空的普世經驗,使人直接分享且參與比喻的角色,面對生死抉擇。本書作者接續這種研究進路,除了回到歷史文化脈絡檢驗比喻的農村經驗,也透過平行體或押韻的文學結構,讓讀者感受到比喻的詩歌整體效應及勻稱對應的藝術美感。
詩歌體講究平行對稱的重複與對比的結構與字彙
經過作者的分析比較
讓讀者豁然開朗,驚喜連連,
原來這些農村故事宛如民歌童謠般讓在地人反覆吟唱傳誦。
經過作者的分析比較
讓讀者豁然開朗,驚喜連連,
原來這些農村故事宛如民歌童謠般讓在地人反覆吟唱傳誦。
例如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
三位人士的動作對比:祭司、利未人是「來」──「看見」──「去」(冷漠反應);撒馬利亞人則是是「來」──「看見」──「行動」(熱心扶助)。
【邀宴比喻中受邀者也有三種冷漠拒絕的平行經文,「一口同音的推辭」(路十四18)】
對比於邀宴者的熱情與挫折感,原本是慷慨免費的筵席,因著蒙召者冒失地拂逆盛情,輕率地謝絕邀情,導致恩典轉移的結局。誠如作者所言,每個時代都可以窺見這些原本獲邀客人的影子,因而接收到這比喻所洋溢的感染力。
三位人士的動作對比:祭司、利未人是「來」──「看見」──「去」(冷漠反應);撒馬利亞人則是是「來」──「看見」──「行動」(熱心扶助)。
【邀宴比喻中受邀者也有三種冷漠拒絕的平行經文,「一口同音的推辭」(路十四18)】
對比於邀宴者的熱情與挫折感,原本是慷慨免費的筵席,因著蒙召者冒失地拂逆盛情,輕率地謝絕邀情,導致恩典轉移的結局。誠如作者所言,每個時代都可以窺見這些原本獲邀客人的影子,因而接收到這比喻所洋溢的感染力。
作者—貝里(K.E. Bailey)是
英國聖公會牧師
在中東貝魯特居住
其牧養與教學長達二十多載
貝魯特是黎巴嫩首府,乃聖經時代的腓尼基城市,
主要人口是阿拉伯人。
作者自述阿拉伯的基督徒是他寫書時所身處的信仰群體,
這些特殊資歷使作者不但熟知當地的生活習慣與文化背景,也具備近東幾國語言的能力,
不但能閱讀且使用古敘利亞與古阿拉伯及中世紀的聖經譯本,進而與猶太人的古老經典及拉比註釋對話,
更是深入中東各角落從事田野調查訪談,
向埃及的鄉村牧師取經,同巴勒斯坦的商人和村民暢談,
為此比喻的文體結構與文化傳統提供了出人意外的解釋線索。
雖然耶穌的比喻迄今已經過兩千年的時空轉換,
但是在封閉保守的純樸農村,很多習俗傳統依舊,
並未出現明顯變遷。
英國聖公會牧師
在中東貝魯特居住
其牧養與教學長達二十多載
貝魯特是黎巴嫩首府,乃聖經時代的腓尼基城市,
主要人口是阿拉伯人。
作者自述阿拉伯的基督徒是他寫書時所身處的信仰群體,
這些特殊資歷使作者不但熟知當地的生活習慣與文化背景,也具備近東幾國語言的能力,
不但能閱讀且使用古敘利亞與古阿拉伯及中世紀的聖經譯本,進而與猶太人的古老經典及拉比註釋對話,
更是深入中東各角落從事田野調查訪談,
向埃及的鄉村牧師取經,同巴勒斯坦的商人和村民暢談,
為此比喻的文體結構與文化傳統提供了出人意外的解釋線索。
雖然耶穌的比喻迄今已經過兩千年的時空轉換,
但是在封閉保守的純樸農村,很多習俗傳統依舊,
並未出現明顯變遷。
德國著名作家—歌德(J. W. Goethe)
曾說:「要瞭解詩,需到詩人的故鄉。」
邀請讀者與詩人一起回到耶穌的家鄉,
聆聽耶穌現場說故事。
曾說:「要瞭解詩,需到詩人的故鄉。」
邀請讀者與詩人一起回到耶穌的家鄉,
聆聽耶穌現場說故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